阅读笔记 Vol.3

<加德纳艺术通史>(海伦·加德纳 / 弗雷德·S·克莱纳)
        马卡潘斯盖的石子,距今300万年前。
        某件物品要想被艺术史家称为“艺术品”,它就必须因人类的干预所改变,而且这种干预不仅仅是被选中这么简单——但马卡潘斯盖卵石却不是这样。
旧石器时代艺术(公元前30000年左右)
        石片画、雕塑(象牙、鹿角、木头)、浮雕、泥塑、洞穴壁画。
        女性崇拜,常见的动物题材,一致的表现手法(严格的侧视图完整呈现动物躯干,扭曲的透视)。
        阿尔塔米拉,首次发现的洞穴壁画。拉斯科的公牛,最著名的史前洞穴,线描和涂绘同时出现,可能绘制于不同时期,叙事艺术(真实存疑)。肖韦岩洞壁画,自然主义呈现牛角,最古老的壁画,打破了从简单再现到复杂再现的进化观点(壁画年代仍有争议)。
新石器时代艺术(公元前9000年左右)
        美索不达米亚高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边),农业、畜牧业诞生。
        三座古代遗址,耶利哥(防御工事)、艾因盖扎勒(石膏人像)、恰塔赫遇(没有街道的城镇、叙事画、风景画)。
        西欧没有较发达的城镇,但出现了许多巨石建筑(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巨石阵,考古学家推测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太阳历。
古代近东艺术(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600年)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简述:
        阿努(Anu),苏美尔人的主神,天空之神与乌鲁克之神,最早的苏美尔神庙可能就是为他而修建的。
        恩利尔(Enlil),阿努之子,风与大地之神。后来接替其父,成为诸神之王。
        伊娜娜(Inanna)是苏美尔的爱情与战争女神。后来被称为伊什塔尔。她是美索不达米亚最重要的女神。在很早的时候,苏美尔人就在乌鲁克为伊娜娜建造了一座圣所。在其废墟中,发掘者们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雕像与浮雕。这位女神在当时是否被以人的形象再现于人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在公元前18世纪马里齐姆雷-利姆宫的一副壁画中找到了这位与神狮站在一起的韧性伊什塔尔。
        南纳(Nanna),月神,又名辛(Sin),是乌尔的主神,他的圣所也坐落在那里。
        乌图(Utu),太阳神,后来又名沙玛什(Shamash),在西帕尔尤其受人敬重。在公元前1780年左右的一块巴比伦石版上,汉谟拉比王将自己的法典呈现给沙玛什,它的肩上盛放着火焰。
        马杜克(Marduk)是巴比伦人的主神。其子那波(Nabu)是文字与智慧之神。阿达德(Adad)是风暴之神。在公元6世纪,巴比伦人将那波的龙与阿达德的神牛描绘在了伊师塔尔门上。
        宁吉尔苏(Ningirsu)是拉伽什与吉尔苏本地的神。他的名字意为“吉尔苏之主”。拉伽什早期的统治者之一伊安纳顿在他的帮助下击败了敌军,一块制作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秃鹫石碑上铭记着宁吉尔苏的功劳。伊安纳顿的后继者之一,新苏美尔人古地亚在梦中得到这位神的指导,并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为他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神庙。

f:id:Soki_Arra:20210219014154p:plain

        古苏美尔,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独立城邦兴盛。文字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行政与商业记录。
        乌鲁克的白庙,白色塔庙,比市中心街道高出12米左右(城中之城,核心地位),“曲线式”台阶设计对比埃及人的“直线式”。
        阿舒尔(Ashur)是阿舒尔本地的神,亚述城就是根据他的名字命名的。后来的阿舒尔成了亚述诸神之王,有时将他与恩利尔看做一人。
        女性头像(伊娜娜?)和瓦尔卡瓶,献给伊娜娜的贡品。女性头像发现时为一尊白色大理石残像,艺术品经时间流逝变化较大容易引起误导。瓦尔卡瓶上的浮雕以三条饰带划分构图,标志着与早期艺术的随意构图决裂,水平分区在美术史上也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乌鲁克男子和恰塔赫遇的史前猎鹿者一样,是正视图与侧视图的混合体,侧面的头上却长着正面的眼睛。艺术家会选择描绘那些可以传达人体信息的身体部位,同时避免那些会遮盖人体特征的人物姿势和观察视角。艺术史家将这种早期的再现手法称为“概念法”——与“视觉法”相对,因为艺术家的目的并不是要记录人物的瞬间动态,而是要描绘标志人体特征的某种本质属性。人体的基本形态和艺术家的认知,决定了复合视图是再现人体的最佳方式。
        乌尔军旗,发掘于乌尔王陵,“战争面”与“和平面”,每面三条饰带。重要人物表现为更高大的身材,这种表现形式也常见与同期其他作品。
        公元前2334年,阿卡德的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各城邦,树立新的王权观,其孙纳拉姆辛将城邦的统治者变成了国王的仆人。纳拉姆辛胜利纪念碑(第二段为埃兰国王名义所刻)。
        公元前2150年左右,古蒂人终结的阿卡德王朝,随后乌尔国王联合苏美尔诸城击退古蒂人,建立起了新苏美尔,史称乌尔第三王朝,乌尔塔庙诞生。
        苏美尔复兴昙花一现,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人所灭,美索不达米亚回归传统的独立城邦格局。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公元前1595年左右,赫梯人占领并洗劫了巴比伦,随后他们退归故乡,将巴比伦交给喀西特人。
        公元前11世纪(中埃兰时期),埃兰达到政治军事顶峰,他们洗劫了巴比伦,把纳拉姆辛石碑与汉谟拉比石碑带回都城苏萨,纳皮尔-阿苏王后像。
        公元前1000年,亚述人征服了巴比伦人和赫梯人,领土辽阔。亚述出土大量文物,包括雕像和壁画,宫殿设计图以及古代近东数量最多的叙事浮雕。
        公元前641年,亚述征服埃兰帝国,但国力损失巨大,统治不稳定,亚述巴尼拔死后,新巴比伦重新统治了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巴比伦使其成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马杜克塔庙被奉为<圣经>中的通天塔。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居鲁士占领新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占领埃及。至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只有希腊人在公元前5世纪成功阻挡了波斯大军,欧洲东南部才没有落到波斯人手中。
        波斯波利斯,波斯皇城。波斯浮雕艺术或许借鉴了亚述人的宫殿和古希腊雕塑,波斯艺术证明这一时期地中海与近东文明之间存在着积极的思想交流与艺术家交换。
        例如,苏萨一座建筑物的铭文就提到,参与设计与建造这座宫殿的有爱奥尼亚的希腊人、米提亚人、埃及人以及巴比伦人。在波斯雇主的指示下,这支文化与艺术背景迥异的混合劳动力大军创造出了一种统一的新风格,很好地诠释了波斯帝国的野心。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征服波斯,希腊人罗马人先后统治了波斯。直到3世纪,萨珊人(自称阿契美尼德王室后裔)将罗马人赶出亚洲,公元224年建立新波斯帝国。直至公元636年,穆罕默德逝世四年之后,阿拉伯人将萨珊人赶出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变迁:
        苏美尔人(大型神庙、雕像、浮雕)→阿卡德人(统一苏美尔城邦)→新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被埃兰灭国)→巴比伦(回归独立城邦格局,汉谟拉比)→亚述帝国(统一城邦,出土大量文物,征服埃兰)→新巴比伦(亚述灭国,尼布甲尼撒二世,“空中花园”)→波斯帝国(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波斯波利斯皇城的艺术融合,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罗马(塞硫古王朝)→新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击败)→阿拉伯(7世纪)。

f:id:Soki_Arra:20210105122221p:plain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0年)
        埃及神话简述:
        努恩(Nun),埃及人认为太初之前,唯有原始之水,即努恩,存在于黑暗之中。太初时分,一座土石堆从漫无边际的水面上升起——就好像每年洪水消退后尼罗河中会浮现出许多土丘一样。在这个土石堆上,创世之神降临,将光明带给世界。
        拉神(Re),太阳神,或称阿蒙神(Amen)。这座土石堆被形式化,也就是后来的金字塔形,即本本石,他托着至高之神,太阳神——拉神。
        穆特(Mut),太阳神阿蒙之妻。穆特和阿蒙的子女,月神孔苏(Khonsu)月神透特(Thoth)哈托尔(Hathor)玛亚特(Maat)
        透特(Thoth),知识和文字之神,在艺术形式中他经常被表现为朱鹭、狒狒或是头戴月牙和圆月形王冠、长着朱鹭头的人。在塞思与荷鲁斯的激战中,塞思挖出了荷鲁斯的鹰眼,多亏透特将它放了回去,因此透特与再生和来世也有联系。
        哈托尔(Hathor),哺育法老的圣母。在埃及艺术中她被表现为一个长着母牛头(或母牛角)的女人形象。
        玛亚特(Maat),正义与真理之神,阿努比斯用她的羽毛来称量死者之心,以决定他的“卡”(灵魂)在来生中是否可以受到保护。
        太阳神还创造了埃及最早的男女诸神,按照其中一个版本,创造者自体受精生出了舒(Shu)泰芙努特(Tefnut),他们是宇宙中最初的男性和女性力量。他们结合而生地神盖布(Geb)天神奴特(Nut),天地之神结合又生俄塞里斯(Osiris)赛思(Seth)伊希斯(Isis)妮芙蒂斯(Nephthys)
        俄塞里斯(Osiris),其中年龄最长者,秩序之神,他将文明带给埃及国王,受到人们敬重。
        赛思(Seth),俄塞里斯的弟弟,混乱之神,邪恶的对手。塞思谋杀了俄塞里斯并将他切成碎片,抛散于埃及各处。俄塞里斯的妹妹(妻子)伊希斯在塞思的妻子妮芙蒂斯的帮助下成功地将俄塞里斯身体的各个部位收集起来,并用强大的魔力使俄塞里斯复活。
        荷鲁斯(Horus),复活的俄塞里斯和伊希斯生了一个儿子——荷鲁斯。后来,荷鲁斯为父报仇,并取代塞思成为埃及之王,俄塞里斯则成了冥界之王。所有法老在世时都被视为与荷鲁斯一体,而死后则与俄塞里斯一体。荷鲁斯在艺术中有时被表现为天空中最高贵的鸟——猎鹰,有时则被呈现为鹰头人身。
        阿努比斯(Anubis),木乃伊之神,俄塞里斯和妮芙蒂斯的私生子,他通常被表现为一匹狼或长着狼头的样子,在冥界中负责称量死者的心脏。f:id:Soki_Arra:20210219014411p:plain
        前王朝、早王朝时期,上埃及与下埃及统一,人们认为统一发生在第一王朝法老美尼斯统治期间,很多学者认为他和纳米尔国王为同一人。
        受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影响,埃及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完美神圣非写实的法老形象,“超大”身材表明地位,“概念法”绘图,饰带划分结构(有些埃及艺术家表现秩序缺失会可以偏离这种结构)。埃及艺术自身特点,对永恒的追求(哈夫拉闪长岩雕像),套用几种最基本的造型公式。
        纳米尔石板,古埃及艺术中人物再现公式的早期蓝本,3000年间一直被沿用,记录了上下埃及的统一,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有签名的艺术作品。
        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板凳")是埃及早期墓葬的标准形制,最初仅葬一人,到了古王国后期,它们多次被用于家族殡葬,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
        最早的金字塔是伊姆霍普特(第三王朝宰相、高级祭祀)设计的乔塞尔梯形金字塔。此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00年,开始是一座巨大的马斯塔巴,经过几次扩建成为了埃及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墓。
        梯形金字塔高约60米,看上去似乎是由一系列从大到小的马斯塔巴堆叠而成,构成一种类似美索不达米亚塔庙的巨型建筑。然而,与美索不达米亚塔庙不同的是——乔塞尔金字塔是一座坟墓,而不是一所神殿;而且,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保护被制成木乃伊的法老和他的财富,二是以它的庞大象征法老的绝对神力。
        古王国时期,埃及历史三大时期中第一个时期。传统分法将第三王朝和乔塞尔归入古王国,但很多埃及学家把第四王朝斯尼弗鲁作为古王国开端,古王国在第八王朝终结(公元前2134年左右)。
        大金字塔建筑群,门卡乌拉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第四王朝埃及吉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古老的一项。
        哈夫拉雕塑(闪长岩),门卡乌拉与卡蒙若内比提像(硬砂岩),书记官坐像(凯,彩绘石灰石),卡-阿帕像(木头)。浮雕。
        完美形象的法老雕像。地位越低,形式拘泥越少,人像越写实。对表现运动毫无兴趣(完美僵硬,追求结构稳固)。遵循严格的法则表现人物。
        在艺术史上,尤其是雕塑史上,有这么一条定律:雕像所刻画的人物对象地位越低,艺术家对繁文缛节的拘泥也就越少,而雕像也就越写实。书记员那松弛的胸肌和隆起的腹部就很说明问题。此类衰老的迹象如果放在神明般的埃及国王像上,那就是不敬,是完全不适宜的。但是,书记官像也并非完全写实的人像,而是传统人像类型的混合体——他深陷的面颊就和松弛的身体很不协调。
        “提”那完美却僵硬的形象在埃及浮雕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埃及的艺术家们常常忽视所描绘对象的真实体形,他们在表现人物时,都不会根据所见对象进行描绘,而是遵循一部严格的法则,或者说比例体系。他们先在墙上打出网格,然后在这些网格的特定位置上画出人体的各个部分。人物的身高占固定的格数,他的头、肩、腰、膝和其他身体部位的尺寸以及在整个方案中的位置也是预先确定好的。这样的表现方法被沿用了上千年。具体的比例或许会因为制作者或者制作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但这种法则确实亘古不变的。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50年前后,埃及人公然挑战法老的权威,直至公元前2040年,法老门图荷太普二世再次统一埃及,建立中王国(第十一王朝~第十四王朝)。
        辛努塞尔特三世的雕像,拥有完美的身体,但面貌采用自然主义手法,悲伤、烦恼与坚韧,与古王国漠然的脸有所差异。
        山墓,一种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坟墓,中王国的山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古王国的马斯塔巴。
        新王国时期,中王国被希克索斯人终结,阿赫摩斯一世击败了希克索斯人,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这是埃及漫长历史中最辉煌的时代。战争扩张与贸易交流。
        新王国标志建筑为神庙。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为古代世界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所建造。在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因嫉妒对她留下的作品施以毁灭打击。阿蒙-拉神庙,巨型塔门神庙,经过列朝列代扩建变得十分庞大。荷鲁斯塔门神庙,亚历山大之后的建筑,仍然遵循着一千多年前埃及建筑师所制订的基本设计。
        块状雕塑,蓬勃发展的墓室壁画。
        公元前14世纪中期,阿蒙霍特普四是阿肯那顿发起政治与宗教革命(不再信仰阿蒙神,改信阿吞神),直接影响埃及艺术的面貌,动感的曲线风格,阿马尔奈时期。
        图坦卡门墓,少年国王墓,可能是阿肯那顿和一位侧室所生。图坦卡门在历史上是非常次要的人物,令世界瞩目的原因是他墓中的陪葬品非常偶然地幸存下来。
        胡-奈弗卷轴,记录了胡-奈弗(法老塞提一世的御用书记官兼管家)接受阿努比斯最后的审判。阿马尔奈和图坦卡门艺术在这里消失德无影无踪,其形式彻底回归古王国传统。
        插图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最后审判。画面左侧,长着豺狼头的不朽之神阿努比斯正把胡-奈弗带进审判大厅,然后,这位神开始调整天平,天平的一边放着死者的心脏,另一边则放着守护真理正义的女神玛亚特的羽毛。一半河马一半狮子的怪兽阿米特正在等待着称量的结果,如果结果对死者不利,怪兽就会当场把他的心脏吃掉。长着朱鹭头的透特正在记录整个过程,画面上部还排列着作为证人的埃及众神,胡-奈弗正在毕恭毕敬地向他们下跪。在经受审判之后,胡-奈弗被奥西里斯之子——长着鹰头的荷鲁斯,引领到绿脸的奥斯利斯及其姐妹妮芙蒂斯面前,接受永生的奖赏。
        公元前最后1000年里,埃及逐渐没落。门图姆亥雕像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双层假发和逼真头部刻画,但其僵硬的姿势依然没有逃出古王国的传统的控制范围。
f:id:Soki_Arra:20210112153217p:plain 
史前爱琴海艺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公元前750年,荷马在<伊利亚特>上留下史诗作品。直至1870年左右,学者们仍普遍认为这是虚构的文学作品。19世纪晚期德国考古学家证实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
        学者们将史前爱琴海划分为三个地理区域,基克拉泽斯艺术(指基克拉泽斯群岛以及爱琴海附近除克里特之外的岛屿)、米诺斯艺术(克里特岛)、赫兰迪克艺术(希腊大陆,赫兰迪克晚期又被称为迈锡尼艺术)。

f:id:Soki_Arra:20210219014814p:plain

        基克拉泽斯艺术,基克拉泽斯雕像,公元前2500年左右,大理石制,平面化、身体高度图式化,这些作品因其极为简洁的抽象造型备受现代追捧。
        米诺斯艺术,公元前2000年开始,克里特岛修建大型宫殿进入中米诺斯时期。公元前1700年左右,可能是一场地震摧毁全部建筑,旧宫殿时期突然结束,随后的新宫殿时期是克里特岛的黄金时代。
        克诺索斯宫,长廊、庭院、阶梯、四周簇拥许多房间以及排水系统,平面、立面设计都十分复杂。
        其中,最大的宫殿群位于克诺索斯,也就是传说中米诺斯王的宅邸。相传英雄忒修斯就是在此与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诺陶洛斯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根据神话传说,忒修斯在击败这头怪兽之后,在国王女儿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走出了这座迷宫般的建筑。米诺陶洛斯的迷宫。
        埃及出土的米诺斯壁画,阿瓦利斯壁画斗牛仪式,强烈的爱琴海风情,技巧、风格和图像也都是典型的爱琴海式,人们普遍怀疑这并非埃及艺术家的作品。希克索斯人的短暂统治。
        泰勒达巴的发掘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埃及与爱琴海世界的接触并不仅限于贸易和政治。近年来人们在以色列北部特拉卡布里的一处迦南宫殿中也发现了带有强烈爱琴海风格、技巧及主题的彩绘墙壁与地面。类似的发现在叙利亚阿拉拉赫也有,并且其时间还要早得多。这些令人震惊的发现共同证明:在公元前2世纪中期的地中海世界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国际艺术交流。因此在今天,艺术家试图将埃及、近东和爱琴海的伟大文明隔离开来进行研究已经式绝不可能的了。
        “巴黎女人”,克诺索斯宫出土,真正的湿壁画,迅速高超的处理技巧创造出近乎印象派的效果。
        锡拉岛上被火山灰埋葬的壁画。<小型舰队>船体的结构和航行细节。<春天>少见的纯自然主题。章鱼罐,抽象的表现手法与陶器本身形状相得益彰。
        <快乐的农夫>花瓶浮雕,个性化造型,体现了对人体结构的浓厚兴趣。<持蛇女神像>,象征多产的裸胸,紧身胸衣和荷叶边裙子十分具有米诺斯特色。<年轻的神>,河马长牙、黄金、蛇纹岩和无色水晶制成的小雕像,推测15世纪被蓄意破坏。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新宫殿时期末,迈锡尼人就已经搬到克里特,并且在克诺索斯定居下来。但是,对于米诺斯文明终结的具体原因却仍然存在争议。从克诺索斯宫殿中留下的线索我们可以推测:这些闯入者统治这个岛屿至少长达半个世纪,或许还要更长些。直到克诺索斯宫被完全摧毁前(公元前1200年),宫殿的部分地方仍有人居住。但是,到了公元前1400年后,它作为文化中心的重要性迅速下降,爱琴海文明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希腊大陆。
        迈锡尼艺术,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里特宫殿衰落使得大陆文化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迈锡尼文化指赫兰迪克晚期文化,且迈锡尼只是迈锡尼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梯林斯要塞,被荷马称为“梯林斯的铜墙铁壁”,始建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公元前1250年至1200年遭受毁灭性打击,可能是北方的侵略或者内战导致。
        在希腊历史中,当时的人们认为凭借人力无法建造出这样宏伟的建筑,于是将伟大的迈锡尼要塞归功于神话中的独眼巨人族——库克洛佩斯。现在,历史学家们仍然在沿用这种传说,他们把梯林斯以及其他迈锡尼遗址中,那些用来铸造宏伟的防御工事的切大石块叫做“库克洛佩斯砌体”。
        迈锡尼城,迈锡尼狮门,墓室“阿特柔斯宝库”(因为他被误认为是阿特柔斯的宝藏所在地,考古发现前已被洗劫一空)。
        “阿特柔斯宝库”高约13米,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无内部支撑的穹顶空间,这一成就直到1500年后才被罗马人超越——他们运用迈锡尼人所不知道的新技术(混凝土结构)建造了冠绝古今的万神殿。
        金箔丧葬面具,嵌有猎狮图的青铜匕首(迈锡尼国王的经济实力和尚武本性),彩绘石膏女人像,瓶画(武士瓶)。

f:id:Soki_Arra:20210219014815p:plain